本报讯 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人文遗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消亡。为了保护衡复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湖南街道首次尝试以居民口述历史的形式,保存城市记忆。昨天,徐汇区湖南街道口述历史项目武康大楼案例在武康大楼一楼的大隐书局正式发布。
保护建筑多了一份“口述史”
优秀保护建筑也有了自己的口述史。昨天,记者来到位于徐汇区淮海中路1842-1858号的武康大楼,发现大楼外竖起了一面口述墙,上面贴满了关于这栋大楼的悠久历史:
武康大楼始建于1924年,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武康大楼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高八层,大楼底层采用骑楼样式,外观为法国文艺复兴式风格。
步入一楼大堂,屏幕上在播放口述历史武康大楼专题纪录片,介绍了专家研讨咨询、项目座谈筹备到居民代表采访拍摄的系列过程,以及对十多位武康大楼住户的采访实录。
82岁老人许宝英已经在武康大楼住了57年。老人清晰地记得,,自己入住的那一年是1959年。“我们楼里有很多名人,比如孙道临、王盘声。”许阿婆兴奋地说起自己的老邻居的名字。“我和孙道临还有过合影。”
许阿婆刚搬进来时,记忆中的武康大楼是当年除了国际饭店外,排得上号的高楼。“当年我们门口还有有轨电车,我住在七楼,听得分明。现在这里是闹中取静。”
居民刘瑞璐则是武康大楼的“新住民”。“我从小住在法租界,后来搬到这里,在这栋大楼住了10年,我喜欢这个街区,虽然沿马路,但很安静,与商品房的感觉不同。”
抢救历史集体记忆
自2014年8月起,湖南街道邀请陈丹燕、陈保平、伍江、葛剑雄、曹锦清、沙永杰等多位专家开展口述历史可行性的论证,并以走访、座谈等形式征求居民意见。2015年3月围绕“一幢建筑(武康大楼)、一所单位(上海交响乐团)、一条马路(安福路)、一条弄堂(复兴西路44弄玫瑰别墅)、一个家族(张乐平)、一位名人(施平)、”等六个“一”的湖南街道“口述历史”项目正式立项。2015年6月,以陈丹燕、陈保平等专家团队领衔的口述历史项目武康大楼案例正式启动。
对久居武康大楼的人群代表进行集中访谈,也是为了抢救这份社区历史的集体记忆,寻求精神联结的共同点,打造社区归属感。在大半年时间里,陈丹燕、陈保平、沙永杰带领团队对武康大楼进行资料收集,并选取了十多位居民代表(包括在武康大楼居住长达半个世纪的外企高管、大学教师、医生护士,以及外籍住户)进行重点访谈,最终完成了武康大楼口述史的收集、整理和总结。
沙永杰表示,希望能对武康大楼起到支持作用,以前的保护仅仅是对大楼外墙进行美化,没有找到留下人文历史的解决方案。口述史不是涂脂抹粉,而是2015-2017年徐汇三年名人故居文化项目的内容之一,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责任编辑: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