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广股份公司动态点评:大平台,大省广

发布时间:2016-04-26 丨 阅读:
导读:

  省广股份公司动态点评:大平台,大省广...

省广股份公司动态点评:大平台,大省广

时间:2016年04月05日 14:00:53 中财网


  投资建议
  公司于3月30日晚间发布2015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6.29亿元,同比增长51.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8亿元,同比增长28.81%;基本每股收益0.61元,同比增长24.49%。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0.7元现金红利,每10股转增3股。公司营收大幅增长符合预期,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平台战略下成功盈利模式快速复制带来的内生增长,以及通过延伸布局整合营销产业链条带来的外延扩张。考虑到公司在整合营销传播产业链的完整布局以及省广大平台战略的升级,在不考虑转增的影响下,我们预测公司2016-2018年EPS 分别为0.69元、0.82元及0.99元,对应目前股价PE 分别为26x、22x 及18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符合预期。

  公司2015年营收大幅增长接近百亿规模,快消、金融和汽车等代理业务明显增长,新客户增加,前5大客户集中度由2014年的42.69%下降到25.28%。各业务板块中,最主要的媒介代理的收入为63.14亿,同比上升17.14%,;公司品牌管理的营收为2.3亿,同比下降14.34%;自有媒体收入5.31亿,同比上升17.14%;公关活动收入2.21亿元,同比上升4.32%;公司在2015年着重加强数字营销业务的发展与融合,数字营销板块的营收达到23.21亿;此外还有杂志发行和其他业务收入总和约100万。

  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由2014年的20.01%下降至17.97%。具体到各个板块,占比最大的媒介代理毛利率由2014年的13.84%小幅下滑至13.10%,新增加的数字营销业务毛利率为16.26%,公关活动毛利率由51.11%上升至55.45%,品牌管理和自有媒体毛利率分别为83.26%和38.19%。公司主营业务中较低毛利率的业务占比增大导致整体综合毛利率小幅下降。

  公司费用结构相对稳定,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并购公司并表以及人工成本上升,同时股权激励也产生一定期权费用。

  整合传播营销全产业链条布局王者,打造一站式整合营销服务。

  公司在上市之初就已经建立完整的广告营销体系,媒介代理范围全方位覆盖平面媒体、户外到电视等渠道。公司在2012年就设立赛铂互动涉猎数字营销,其后与百度、腾讯等在大数据方面进行合作,并且收购上海恺达、传漾科技和广州蓝门等数字营销领先企业,并通过定增募资研发包括全息用户画像系统,企业智能市场管理平台和全媒体智动交易平台在内的大数据营销系统。2015年公司在数字营销领域收入达到23.21亿元,跻身数字营销行业龙头。公司还在2015年12月携手北京微影时代和黄晓明等共同成立省广影业,进入影视内容营销领域。今年初公司还设立香港子公司,满足国内广告主“出海”的营销传播业务诉求。

  公司在3月30日同时公告,拟投资上海凯淳和广州易简,并与上海双刃剑达成合作。上海凯淳涉足CRM 和电商服务,这一投资将会激发省广现有客户在电商服务上的需求;广州易简是新型移动互联网传媒集团,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持续布局将会加快公司移动互联网广告全产业链的平台资源整合;上海双刃剑是以体育营销为核心、覆盖体育全产业链的大体育集团,以足球商业化运营为专长,双方将在体育营销等领域展开合作,省广将利用这一契机为广告主提供更丰富的体育营销资源。

  省广股份作为广告主的品牌管家,发挥其在营销产业链上游地位优势,不断整合不同渠道资源,为广告主努力挖掘提供更丰富的营销服务资源,实现一站式的整合营销业务。

  平台战略助力省广龙头地位。

  公司自2015年开始实行平台战略优化,报告期内,包括诺时大数据、合宝娱乐、省广体验营销在内的一大批平台公司相继落地;公司对业务、人才、资源、数据和管理进行全方位整合,注重在细分行业垂直领域的专业化,通过快速复制公司盈利模式,使得公司开拓优质客户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极大提升,盈利能力大幅增强。作为创意行业,人才储备直接影响到公司长远发展,公司已经启动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总人数为432人,股权激励计划将会进一步吸引、激励和保留公司核心人才。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广告主广告预算投放,公司营销传播业务整合不及预期,核心客户流失

□ .金.炜  .长.城.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