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妈妈”是种病 得治! 教你亲子沟通4把金钥匙

发布时间:2016-05-31 丨 阅读:
导读:

  “超人妈妈”是种病 得治! 教你亲子沟通4把金钥匙...

“超人妈妈”是种病 得治! 教你亲子沟通4把金钥匙

2016-05-27 10:0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广州日报      作者:     分享

  《嗨,你懂你的孩子吗?》出版,作者曾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作为家长,我们总是渴望给予孩子美好的一切,但偏偏幸福是无法给予的。因为无论你多么爱自己的孩子,你都无法替代他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挫折、困难和挑战。《嗨,你懂你的孩子吗?》这本书的作者、资深幼教专家曾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如果家长能更早地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们提供最适合成长的环境,就能够培育他们创造幸福的能力,而这才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孙珺

  “被需要感爆棚”

  妈妈必须克服

  你是不是经常经历或者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正努力地想要做到将盛有米饭的勺子送进嘴里,而不让米粒从勺子中脱落,一次又一次,桌面上的米粒却越来越多……这时候,妈妈出现了,她一把夺过孩子手中的勺子,三下五除二就把孩子面前的饭装进了孩子的胃里,接下来,她很陶醉,被人需要的感觉真好……

  在《嗨,你懂你的孩子吗?》的作者曾珈看来,很多妈妈都有被需要感爆棚的表现,而最令人担忧的是,她们对自己的病情毫不知情,而且愈演愈烈,这导致了孩子选择了与她们争吵以表达内心的不满,甚至有孩子出现了郁郁寡欢的倾向。而对于孩子们的表现,妈妈们反过来认为孩子任性、古怪,甚至是无理取闹。曾珈指出,“超人”妈妈是种病,得治!如何治?首先,家长得懂得孩子本身的需求,而不是家长自己的需求。而要懂得,则离不开有效的亲子沟通。

  亲子沟通的四把“金钥匙”

  “尊重孩子;理解、接纳孩子;全面认识世界、走出不良情绪;重演记忆、认清自我”是本书总结的亲子沟通的四个关键点。曾珈接受采访时阐释道:“之所以我们强调这四点,是因为这已成为家长和孩子日常沟通时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比如,家长总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也没有情绪感受,这其实是个误区。”所以,本书特别强调要让孩子走出不良情绪这点。她认为,我们很难把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分开。比如,愤怒是情绪,打人是行为,我们不允许孩子打人,但是愤怒是正常的情绪,每个人都会经历。大人总会认为孩子的一些情绪是坏情绪,不能被接纳,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情绪不分好坏,只分正负,负面情绪背后有正向的需求,有时候负面情绪所传达出的信息更能帮助我们了解孩子。

  帮助孩子记忆和认清自我,则是因为孩子比较小,不懂表达,这时需要大人敏锐的觉察力,如果再小的波动都能被觉察,再大的情绪都能在父母这里得到宽慰和接纳,那么孩子的成长就充满了理解和爱,孩子就很自信、阳光。

  “我们在和孩子共同成长,父母要先学会对自己的情绪做管理,一方面是父母的自我情绪觉察,另一方面需要合适的处理方法。当家长从自己开始出现负面情绪且快要爆发时,应该平静地想想该怎么克制缓解,可以喝水,散步,看书等等。”她强调说。

  很多家长不愿意和孩子讨论自己的情绪,其实并不妥,她建议家长可以把自己的情绪外化,也可以和孩子说:“妈妈今天有一些伤心。”或者告诉孩子说:“妈妈伤心时会喜欢吃一些甜的东西。”身教胜过言教,这是孩子能够接纳的。

  对话曾珈:

  给孩子更多尝试的机会

  广州日报:现在各种育儿秘籍,各种培训班鳞次栉比,但选择性太多,反而很难选择,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曾珈:这关键还要看爸爸妈妈是否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技能,并在这些技能中有一个排序的过程,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不能一次选择太多,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教给孩子全部的东西。

  广州日报:有家长认为应该让孩子多参加兴趣班,因为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所长是什么,这就需要家长引导;而有些家长则觉得不能让孩子这么累,应该“放养”,两种育儿观您赞同哪种?

  曾珈:关于兴趣班,我感觉家长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它真正存在的目的是什么?给孩子建立一个终身培养的兴趣,一种兴趣成为孩子情绪的表达,这是很重要的,,所以说这种尝试不是坏事,对于家长来说,我们的责任是给孩子更多尝试的机会,我们可以带他们多走走多看看,最终确立一个真正可以作为孩子兴趣的班。

  广州日报:很多孩子说起妈妈,第一反应就是“唠叨”,妈妈要怎么说,孩子才能听?

  曾珈:关于这方面,其实也有沟通技巧:第一,妈妈们可以每次只说一件事,很多妈妈会说:“你去倒水,刷牙,水杯放好,睡觉。”其实可以把这些分化成小动作,将难度简化,这样孩子会更容易完成,就像我们给孩子吃东西一样,一次不要放太多;第二点建议:尽量用简洁的提醒,避免太长。如果你看见孩子经常忘记洗手,你可以直接简明扼要地说“洗手”二字,这样可能效果更好;第三点,多听少说,以提问的方式来代替自己絮叨的方式。


东北新闻网教育频道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 jiaoyu001 ]

【进入论坛】【】【收藏】【】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查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东北新闻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