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六大行动 成都书写“全域北改”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6-10-17 丨 阅读:
导读:

  实施六大行动 成都书写“全域北改”新篇章,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全域北改”的关键之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聚焦金牛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计划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全域北改”的关键之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站在历史新起点,按照中央、省、市的战略新部署,金牛区已经为2016年科学谋篇布局,将以“一升两转”为主攻方向,以“五大兴区战役”为主要抓手,坚持“改革创新、争先进位、统筹发展”主基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着力于实施“六大行动”,书写2016年“全域北改”新篇章,加快朝着全域城市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中西部综合实力领先城区目标迈进。

  聚焦一

  实施创新引领行动 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区”,着力增强金牛可持续发展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今年,金牛区将着力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四新经济”,着力构建“145”现代产业体系。“1”即是聚力发展总部经济龙头。加力加劲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管理型总部,行业龙头研发、销售等职能型总部,大型企业区域型总部以及二三线城市企业总部,全面提升金牛在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力和竞争力。

  “4”是突出发展四大支撑产业,包括突出发展现代商贸业,大力引入以现代购物中心、高端品牌百货为主的城市综合体,重点构建以人北、环交大等功能区核心区为主的市级主力商圈,推动传统商贸大区向现代商贸强区转变。突出发展科技服务业,重点依托环交大智慧城打造,大力推动科技研发、工程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专业科技服务等科技型企业集聚发展。突出发展商务服务业,集中集约打造一批高端商务楼宇和专业特色楼宇,积极引导金融、财会、法律、咨询、会展等商务服务企业向功能区核心区聚集,加快形成人北中央商务区、环交大智慧商务区等一批商务聚集核心区。突出发展新型房地产业,大力开发现代城市产城综合体和文化旅游地产,运用小街区开发模式和产城一体规划理念,大力打造“商业+文化+住宅”复合型地产和“产业+住宅”地产。

  “5”即是创新发展五大特色产业,包括创新发展轨道交通产业,依托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推动轨道交通上下游产业集群成链发展,着力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创新与服务基地。创新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西部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打造,加大三泰电子等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扶持力度,努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知名品牌。创新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加快推进康弘生物二期、量力医药健康城等项目建设,延展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积极培育“金牛造”医药健康品牌。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依托特色文化元素,重点打造珠宝创意、动漫娱乐、文化传媒等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内涵和品质。创新发展都市旅游产业,增强华侨城欢乐谷的辐射影响力,力促凤凰山涵碧楼等五星级酒店加快建设,完善“多彩都市+多元文化+多样旅游”发展模式,积极塑造都市型旅游品牌。

  聚焦二

  实施北改攻坚行动 加快构建城市转型新格局

  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南改旧城、北建新城”,全年计划实施北改重点项目22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0亿元,新项目开工面积480万平方米,加快建设“北改优城典范区”。

  在2016年“北改”工程中,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是值得关注的亮点。其中,金牛区将率先开展地铁引领城市发展TOD专项规划研究,启动地铁站点及沿线土地利用与交通提升规划,推动人北火车站片区、交大银桂桥老会展片区和茶花片区等地铁站点与周边项目统一规划、融合开发。积极开展项目土地报征,加快国宾片区、北部新城等区域集体土地征后实施,继续做好拆迁扫尾攻坚,力争实现经营性土地上市面积1500亩。

  创新开展小街区规制建设,高品质推进茶花片区、黄忠片区“小街区规制”示范点建设,统筹完善街区生态公园、特色景观道路、宜人步行系统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切实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开展旧城和棚户区改造,力争为民新居、中铁九天大厦项目竣工投用,恒大曹家巷广场等4个项目主体竣工,中铁鹭岛艺术城等6个项目加快建设,新华印刷厂南、北片区等11个项目启动建设;确保成都铁路局人北片区等9个项目完成拆除并交地,火车北站南广场东西两侧项目全面启动。继续做好老旧院落整治和常态化管理。

  聚焦三

  实施全域开放行动 加快建设门户经济新高地

  牢固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充分利用金牛区位优势,推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交流合作,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建设“枢纽经济示范区”。

  金牛区将抢抓成都实施火车北站扩能改造、构建城市快铁交通圈机遇,高起点规划打造人民北路核心商圈,推动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转化,把火车北站片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综合交通枢纽超级广场。抢抓成渝经济区、成德绵经济带发展机遇,积极开展与郫县、新都等地的合作,力争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抢抓成都开通“蓉欧+”货运班列、建设“国际铁路港”机遇,充分发挥成都国际商贸城商品集散优势和毗邻铁路港的区位优势,规划打造辐射西南市场腹地、连接欧洲各经济区的内外贸商品集散枢纽。抢抓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机遇,发掘金牛承载的南北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渊源,锁定有雄厚实力和丰富经验的大企业规划打造大型文化旅游项目,丰满区域枢纽经济内涵,提升区域枢纽经济形象。

  聚焦四

  实施美丽金牛行动 加快重塑人文生态新形象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打造“文化旅游新兴区”为契机,下大力气抓好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努力实现社会与自然、环境与发展和谐统一。

  金牛区将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全面梳理金牛历史文脉和特色文化元素,充分发掘金牛自然生态禀赋,抓紧编制金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系统推进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文化北城建设,加快推进华侨城文化旅游生态城项目,启动凤凰山公园提档升级打造,加快天回旧场镇及大北区、川天路南片区土地拆迁,推动文化北城核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促进文化和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古蜀文化、丝路文化、餐饮美食等方面的品牌优势,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积极推进枣子巷中医药文化旅游等特色街区打造,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留历史记忆和文化根脉,实现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与历史人文的有机融合。

  聚焦五

  实施民生优先行动 加快打造社会转轨新标杆

  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促公平的原则,着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加快建设“幸福和谐首善区”。

  在尤其受关注的社会事业发展上,金牛将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五丁小学、二十中高中部等27个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进度,推进“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工程,深化区域教育品牌打造,推动六大功能区优质教育合理配置。推动卫生计生加快发展,以“医联体”建设为依托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区疾控中心、区中医院新建项目,确保区医院新建项目主体完工,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和模式改革,积极稳妥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推动文体繁荣发展,确保区档案馆、图书馆新建项目主体完工,不断创新群众文体活动方式,提升惠民实效。统筹推进民宗、台务、广电、档案、统计、地方志、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红十字、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工作协调发展。

  聚焦六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持续提升政府工作水平

  金牛区表示,将坚持法治、高效、廉洁理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和服务水平。

  今年将继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深入推进高效理政。构建互联网+思维下的B2G、R2G新型政企、政民关系,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扎实做好市长、区长公开电话、信箱办理工作,搭建运行管理、绩效考核新机制和线上线下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不断完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

  同时,深入推进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土地出让、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审计监督。完善债务管控机制,强化“三公”经费管理,完成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大力营造竞相有为、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陈静思 本报记者 张渝

  [相关报道]

  “双创”有哪些新行动?

  力争新增载体逾20万平方米

  本报讯 (记者 张渝) 昨日,记者从金牛区获悉,今年该区将继续深入实施“创业天府·金牛行动计划”,加快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校院协作、社会参与”协同创新机制,打通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军民融合创新两大通道。

  据了解,金牛区将积极支持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依托电子十所、二十九所搭建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入开展科技成果“三权”改革,探索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抢抓成都市人才新政十条出台机遇,制定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措施,引导海内外人才、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创新发展。

  同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探索“非禁即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积极推进“三证合一”、“企业集群注册”等工作,大力实施“个转企、企上规(限)、规上市”工作。全年新注册企业13000户以上,新增上规上限企业180家以上,新增上市(挂牌)企业10家以上。加快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围绕“一城一带三园多点”众创空间布局,大力推行“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载体建设模式,落实各级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加快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基地)”全链条孵化体系,力争全年新增436文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2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创新型企业1500家以上。

  六大功能区怎么建?

  加快吸引优质企业和高端项目聚集

  本报讯 (记者 张渝) 在新的一年,备受关注的六大功能区如何建?昨日,记者获悉了最新的建设规划,今年金牛区将编制完成六大功能区规划,健全管理运行机制,加快吸引优质企业和高端项目聚集。具体来讲:

  ——人北中央商务区,将大力推进火车北站南广场片区、木综厂片区、成都铁路局片区、新华印刷厂片区等区域旧城改造,加快人民北路核心圈土地连片集中开发,着力打造综合枢纽超级广场、城市客厅商务中心、都市之窗中轴门户。

  ——环交大智慧城,将大力推进核心区建设,加快茶花片区、西南交大片区、五块石片区项目建设步伐,着力打造以科技研发、创新创业、现代商贸为主的城北智慧经济圈。

  ——国宾文化旅游商贸区,全面启动金牛宾馆片区和跃进中心村改造,积极推进华侨城购物中心、金牛山庄自主改造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以文化创意、都市旅游为主的都市文旅游憩区。

  ——北部新城,将全力推进区域规划编制、土地报征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天回片区拆迁改造步伐,确保成都国际商贸城商业办公楼等项目投入使用,启动凤凰山文化旅游主题公园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成为文化旅游引领、科贸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生态型新城典范。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将有序推进产业园西区低效工业用地开发利用,确保兴盛总部一期、国际珠宝中心二期等项目竣工,着力打造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高端服务业为主的高端科技新城、创新创业新区。

  ——环城生态区,稳妥推进清水河一期、上府河(沙河源)片区土地挂钩整理,稳步推进环城生态区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以生态休闲、健康养生为主的都市“绿色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