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和"后金军"的武器装备差距(转载)

发布时间:2017-10-28 丨 阅读:
导读:

  本文谨以历史资料客观公正地对比明军和后金军的武器装备差距。只是本着对历史引以为鉴的态度,并不涉及地域,民族,政治等因素,请别有用心的人免开尊口。 历史上明朝最终亡于...

本文谨以历史资料客观公正地对比明军和后金军的武器装备差距。只是本着对历史引以为鉴的态度,并不涉及地域,民族,政治等因素,请别有用心的人免开尊口。  
  
  历史上明朝最终亡于流寇而非满清,但不可否认的是满清也在其中起着重要角色。
  明朝和后金(后称清)打了几十年的战争,人数居多的明军却总干众不敌寡的事情,像“萨尔浒之战”明军十万(号称四十七万)打不过后金军三万,五天之内明军打败(阵亡五万其余伤残退回关内)。
  难道真的如契丹谚语所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战吗? 其实未必,它里面有诸多因素,比方说:用兵,战术,士气,政治因素等都能影响战局,但抛开这些历史因素不说,本文只从装备方面来看,做一个两军装备的比较。很少会有人意识到古代士兵的装备对全面战争的作用。但装备其实对士兵战斗力机动力乃至士气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武器装备
  
  -先说明军,明军在火器装备上有优势,比后金军要普及,虽说是优势但也并不像电视上所演的那么神奇,当时的火器技术还不成熟,准确性低,装填慢等缺陷是通病,战斗主要还是靠近战为主。红夷大炮是明军的一张王牌,当年袁重涣将它架在城墙上,将一辈子没打过败仗的努尔哈赤击成重伤,并因此忧愤而死。可见此物的厉害。
  至于明军配制兵器,有单刀,大刀,长枪等很多种大多是步兵使用(戚家刀是戚继光抗倭时从日本订的打刀,后根据中国人习惯改成单手持,其实是日本刀的变种,其刀条和锻造方法都是日本的,而且只有戚家军使,严格上并不算明军制式军刀)中国的制刀工艺在历史上还是很有名的,但宋朝之后铸剑工艺停滞不前并被日本超过(无奈的事实),再加上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官僚层层卡扣导致官兵制式刀剑
  偷工减料,质量很差,遇敌应刃就折(对此戚继光抗倭时也有记载要不就不会用日本刀了)。
  
  
  -再说后金军,满人用的刀叫“顺刀” 或“满洲刀”现在收藏界也叫清刀,和明军的刀有明显不同。它刀鞘是方型的刀身细长略弯,在影视中经常会看到(很像中国的“雁翎刀”或“马刀”) 。满洲刀的特点是有双血槽,目的不是放血而是当它刺入人体后刀身有空隙不会被肌肉夹住,能轻易拔出再施袭击。这种刀的外型设计很适合马上作战挥砍速度快,杀伤力大。其官方制式最常见的是单手刀,还有一种不常见的是用于步兵的斩马刀,就是单手刀的长柄版用于双手持。
  还有提到满人不得不说弓,他们是“游猎民族”(许多人误认为是游牧民族)所以人人会骑马射箭,在冷兵器时代弓箭是至关重要的,以前说一个人武功好“精骑射”就是这个道理。他们也装备为数不多的火器如:手持铳,重铳炮等(现在可见于沈阳故宫博物馆),用于战斗辅助。
  
  
  盔甲装备
  
  东北的气候自不必说,夏短冬长,寒风呼啸雪花飘飘的日子要占据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候,满洲兵在东北土生土长,他们给自己设计的军装就对适应这样的气候很有帮助。
  
  比如满洲兵的头盔,两边的帽帘可以垂下来,天寒的时候可以遮住耳朵脸颊,直到下巴。这是很实用主义的设计。
  
  再比如袖套,满洲人的马蹄袖不是纯粹为了好看,要握缰绳,要握兵器,要搭弓射箭,这都需要手指活动自在,冬天时候马蹄袖就可以很好地为手指保暖,战场上可不能戴着皮手套跑来跑去。
  还有长袍马褂模样的战衣,由于满洲服饰是一面开叉,飞身上马之后,把另一面的里襟拉过来,正好盖住两个膝盖,这样战斗行军的时候,就解决了腿部关节保暖的问题。
  
  满洲的甲衣大都是绵甲,缀以铁钉、铁片,高级的里面还套一层锁子甲,甲衣不但保暖而且较为轻便,比如皇太极的御用铠甲就不过十几公斤,对机动力和行动的自如大有帮助。
  
  相比之下,明朝这边就太不看重军装和士兵的合理性了,明朝当时是南兵北绒,其实南方很多军像川军,湘军等,在历史上战斗力也很有名,步战实力很强。
  但当时许多从南方调来的兵,差不多来了之后才人生第一次看雪,在零下20,30度里冻的连刀都握不住,遇到会战,仅仅是寒冷问题就让战斗力大打折扣了。再加上水土不服,和缺乏对满洲骑兵的作战经验。以及所穿铠甲对手、膝盖的保暖也远远不及满洲兵将的有实效。
  
  难道当时没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吗?有,是徐光启,在大将杜松因为戴着劣质头盔而被满洲兵一箭穿头而死之后,很着急地一再要求改进军备,
  
  重新设计军服,但是浑噩木讷的时代,终于没有回音,明朝的边卒们照旧穿着不合体的军衣瑟瑟发抖地守在锦辽前线,寻不到求胜的勇气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