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战时期武器装备如何?

发布时间:2017-10-28 丨 阅读:
导读:

  日本二战时期武器装备如何? 想知道他们每个联队的编制,当时国军装备比日本差很多吗?国军是什么武器装备? 二战日军陆军编制 [转] 一、小队 步兵小队辖一个机...

  二战日军陆军编制 [转]
  一、小队
  步兵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每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每具掷弹筒编制两人。小队人数在50到70之间。到1945年,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步兵炮小队,两门70mm步兵炮
  二、中队
  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人数在194到250人之间。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三、大队
  步兵大队800---1500人
  驮/挽马制师团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二门70mm步兵炮)。
  三单位制师团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
  独立混成旅团一线部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四/八挺重机枪?)
  守备部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
  1945年步兵大队改为辖有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
  独立警备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
  1945年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编组了丁种师团,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有四挺重机枪,
  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 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
  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有3个);
  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连部和3个机枪排,1个弹药排),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连只有8挺);
  一个55人的炮排(1个10人的排部,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炮班各装备1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 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连(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排,两个31人的炮排各装备2门步兵炮)。在这些少量的炮连中,极幸运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枪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枪的排,这种情况下,弹药排要扩充为39人。
  骑兵大队(二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
  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150mm加农炮)、
  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三十六门)
  四、联队
  步兵联队辖三个步兵大队,一个联队炮中队(四门山炮),
  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驮马制师团联队辖)
  一个速射炮中队(四门37mm速射炮)(挽马制师团联队辖)
  无第二个炮中队(三单位制师)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团部和直属各连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排携带一日份的弹药。
  三个步兵大队;
  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包括一个25人的连部, 1个观察班, 一个31人的弹药排,三个31人的炮排(各有2个15人的炮班,装备1门70mm九二步兵炮)。极少数联队有一个364人的炮兵大队,编两个170人的中队,各4门炮。
  联队属反坦克中队有122人:20人的连部,21人的弹药排,3个33人的炮排(各有两门37mm反坦克炮)。
  通信中队有一个电话排(4到6个电话班,每班3部电话,一个交换机),一个无线电排(5到8台电台),在战斗中电话和电台配属到各大队和各直属队。
  联队的卫生系统配备很薄弱, 联队只有2名医生和2名卫生员,大队有3名医生和四个卫生员,中队有四个卫生员。


  德式师的编制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这是一支装备最齐全,训练最正规的精锐之师,1937年11月扩编为3旅6团的甲种师,总兵力达三万余人,其中3个团即第1、第3、第5团为全德式装备,另3个团(多为新兵)则在整训之中。
  基本编制如下:
  师直属炮兵营、骑兵营、工兵营、通信营、军士营、特务营、输送营各1个。
  师辖3个旅,旅辖2个团。
  以全德式装备的第1团为例:
  团直属榴弹炮连、战防炮连、通信连、输送连各1个。
  团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辖3个步兵连(9挺轻机枪)、1个重机枪连(6挺重机枪)、1个迫击炮排(2门82毫米迫击炮)
  德式师的另一类是以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为代表的所谓新式中央军,基本编制如下:
  (一)师直属部队:
  1个炮兵营:
  3个榴弹炮连(12门75毫米山炮)
  1个战防炮连(4门37毫米战防炮)
  1个高射炮连(4门20毫米高射炮)
  1个工兵营
  1个通信营(2个有线通信连,1个无线通信排)
  1个辎重营
  1个特务营
  1个卫生队(平时为师医院)
  (二)师辖2个步兵旅:
  旅辖2个步兵团:
  团直属部队:
  1个迫击炮连(6门83毫米迫击炮)
  1个小炮连(6门20毫米机关炮)
  1个通信连
  1个特务连
  团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直属部队:
  1个机炮连(6挺重机枪,2门82毫米迫击炮)
  营辖3个步兵连:
  连辖3个步兵排:
  排辖3个班(每排3挺轻机枪,30支步枪)
  (三)师辖2个补充团:采用换装德式装备时淘汰下来的旧式装备。
  全师总兵力约1.4万人。
  国军88师在淞沪抗战中的装备和人员编制
  基本编制如下:
  一 师直属部队:
  1个炮兵营;
  3个榴弹炮连(配12门75毫米山炮);瑞典卜福斯75MM(Bofors)山炮
  1个战防炮连(配4门37毫米战防炮);德军Pak35/36型防坦克炮
  1个高射炮连(配4门20毫米高射炮);瑞士厄利孔(Ore-linkon)20MM速射炮
  1个工兵营;
  1个通信营(配2个有线通信连,1个无线通信排);非战斗的装备实在找不到准确资料应该也是德式西门子公司产品
  1个辎重营;早期雪铁龙4轮卡车,准确型号没必要找吧
  1个特务营;
  1个卫生队(平时为师医院);
  二 全师下辖2个步兵旅;
  每旅下辖2个步兵团;
  团直属部队;
  1个迫击炮连(配6门81毫米迫击炮);德制 Grwr34型81mm迫击炮
  1个小炮连(配6门20毫米机关炮);
  1个通信连;
  1个特务连;
  每团下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直属部队;
  1个机炮连(配6挺重机枪,2门81毫米迫击炮)
  每营下辖3个步兵连;
  每连下辖3个步兵排;
  每排下辖3个班(每排配3挺轻机枪,30支步枪);)
  三 全师下辖2个补充团:采用换装德式装备时淘汰下来的旧式装备。
  步兵标准配置
  步兵制式野战装备配德制或仿德制1924年式7.92毫米步枪(1924标准毛瑟,中正式)、德制M35钢盔、皮质背包、军毯、雨布、铁制创盒、水壶、干粮袋、刺刀、两组三联装的皮质枪弹盒。手榴弹定的制式是每人2枚M24手雷,就现在看到的照片来说都不止2个有5联装的,8联装的,型号什么样都有。
  德制师配备的枪弹主要有尖头弹、圆头弹和重尖弹三种,另外还有特种枪弹,例如反装甲的钢心弹等。尖头弹供中正式系列步枪和捷克ZB26式轻机枪使用,圆头弹供“汉阳造”使用。虽然四年式是7.92毫米口径,但有一部分使用圆头弹。重尖弹则专供二四式或三十年式重机枪使用。
  手枪
  德械师中的士官大多配用毛瑟“二十响”全自动手枪。他们携带着造型简单的专用皮制枪套,只有半截,上下为开放式,毛瑟枪的木壳枪套直接插入其中。同时还配有毛瑟枪专用皮质弹匣包。正面有可装20发弹匣的弹包12个,用皮带扣系在后腰,“Y”字形肩带分3点支撑弹包组。国军毛瑟枪手在着装时,先将枪套以左肩右肋或右肩左肋的方式背负,再将弹包组穿上,如此手枪套即被固定于弹包组之下,而不会晃动。
  冲锋枪
  国民革命军的机关枪手一般为班长左右的士官,他们配备一挺9mm伯格曼MP18冲锋枪,和单兵的个人携行具外还配有为其冲锋枪专用的皮制六袋弹匣组,可装其专用弹匣6匣(每匣32发子弹),MP18冲锋枪专用弹夹包的搭披与毛瑟枪手一致,也是通过Y字型肩带和背后的皮带扣系在后腰上。
  轻机枪
  主要配备ZB26式轻机枪和专用弹袋组。皮制或帆布制的弹袋组可装6个弹匣,两条肩带在后背交成“X”状。佩挂弹袋后一般不扎皮腰带。此外,轻机枪手还配备有水壶、干粮袋和一支驳壳枪自卫。等基本单兵装备。有些还有一块棉质的月牙形披肩,用来保护肩部,以减少军装的磨损。
  重机枪
  大名鼎鼎的马克辛水冷11MM重机枪
  德制师火力上来说是很强的,当时比对当时的标准德军步兵师,最缺乏的是重榴弹火炮,以及运输车辆。对比日军师团在轻火力上是占优势的


  一个日军师团大约有二万八千人,如果有加强可以达到四万人,而国军一个德式师才一万三千人,三个这样的师才比的上一个日军师团。一个日军师团的炮兵联队有75炮2至3个营,有的还有105炮一个营。中国一个军有75炮一个营已经很难得了。德式师一共才10万人,如88师编制的也才四个,即36、88、89和教导总队。这四个师的步兵团人数是上三千人的,其他中国军队一个步兵团最多一千余人。所以当时一个日军联队相当于三个国军普通步兵团了,但编制上说,日军联队是团级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