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号沙龙|最快了解记者这一行

发布时间:2016-05-13 丨 阅读:
导读:

  各位街坊:不是每位街坊都有机会来现场参加“23号沙龙”,这里整理汇总干活给各位觉得有用就帮忙点个赞啦23号沙龙本期嘉宾:美通社刘晓林(从北京飞来的帅哥)很...

  各位街坊:

  不是每位街坊都有机会来现场参加“23号沙龙”,这里整理汇总干活给各位

  觉得有用就帮忙点个赞啦

  23号沙龙

  本期嘉宾:美通社 刘晓林(从北京飞来的帅哥)

  

  

  很高兴今天在深圳市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会这个场地跟大家做这个分享,也是希望美通社这次调查报告能够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启发。先了解一下在座今天有多少人是现在的一线记者?差不多一半的同事,有多少人从媒体转型出来的,之前做过记者,现在在企业做公关的,基本上今天在座全都是媒体圈的同事。

  今年年初我们做了一个记者调查活动,这次调查主要是调查在目前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各种传播渠道沟通形式,包括媒体趋势的变化对我们中国记者一个职业生存状态,包括信息获取习惯,以及对企业与记者沟通的媒体关系方面,带来哪些影响。

  

  这个调查一共得到了将近1500位记者参与,这个不是第一次做,2010年年底,美通社曾经做过一次专对中国记者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的调查,那次背景是脸书和推特海外发展非常成熟。当时微博2009年9月份发布,2011年如日中天,这种社交工具的出现对记者工作习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其实在2011年的时候,微信出来之后,这种数字的沟通方式,包括线上的移动新闻平台,对记者的日常工作沟通,包括我们内容产,信息获取方式,带来更大程度上的冲击,这种冲击是非常迅速的,包括在这个时期也是自媒体借助微信和移动端平台进行内容创业。我们这次调查采访了很多资深媒体人,第一个是第一财经的,包括前搜狐的总监,很多资深记者从传统媒体出来之后投身内容创业这个产业。我们这次调查也邀请了很多资深媒体人参与我们视频,还有文字的采访。

  一会就调查具体的一些信息,一些有意义的发现跟大家展开一个分享。为什么进行这次调查的一个目的,也是美通社是企业新闻专线,我们成立60年,1954年纽约成立,我们对业务是帮助企业把新闻稿发布给全球媒体,我们是媒体分发网络,记者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我们非常希望能够了解在这种数字化传播环境下,各种媒体趋势的变化对记者工作方式的一个影响。我在这个报告前沿里面曾经写过一句话,我很喜欢蓝媒汇韩老师曾经说了一句话:今天我们不报道别人,只关注自己!

  接下来可能40多分钟的分享,我们只关注自身的情况,今天我们不报道别人。

  

  这些词大家看起来比较眼熟,这是这次记者调查,我们征集的记者说出他们心目中关于2016年媒体发展趋势的关键词,也是今天在座我们心中关注的一些媒体趋势。机器人记者,深度报告等等。

  大家可以看到有一个明显的差别,从左到右,这个看起来整体的感觉有点悲凉,更多是传统媒体的受访者,报纸、杂志,他们心中关于2016年媒体趋势的一些变化。比如说转型与发展、生和死、还有凛冬将至;再往右边看有很多新技术、新趋势的一些词,比如说去中心化、数据驱动、内容工业的黄金时代、个性化。

  从左到右其实是媒体在一步一步向未来进化的一个趋势,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逐渐进化的一个轨迹。提到这些关键词,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自己心目中对未来媒体发展趋势的一个理解。

  今天我们就讲几个重要的分享,今天不谈新闻理想,也不谈其他的。

  

  说几个近期热点,普利策奖,大家都看了,机器人记者,大家有关注这一块吗?美国机器人公司的创始人,他在2011年曾经有一个预测,五年内机器人记者将会获得普利策奖,今年2016年,普利策奖100周年,他的预言已经落空了。

  他还有一个预言,2020年90%新闻消息将由机器人写成。先说第一个,大家多少人相信?

  普利策奖出来的时候,有一个贴子说为什么没有中国媒体得奖,大家都是记者?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最高奖,是美国人关门玩的奖项,跟诺贝尔不一样,普利策奖获奖规则是这个内容发布在美国媒体上,这个报道写作记者国籍不限,但是一定是在美国媒体发表。

  大家看这些报道,看过这些图片大家有什么感受?尤其是泰国海鲜悬案工厂,是不是有些直击人性,我们回顾历年来普利策奖获奖的一些报道,无一不是揭露性报道,换成自己的话就是深度调查性报道。

  

  说一下机器人,有多少人相信机器人取代记者工作,大家都不信,几年前英国牛津大学的学者曾经预测过,未来最不可能被机器取代的行业就是新闻业。

  但是BBC去年他们有一个深度报导说2016年新闻业应用机器人是很重要的趋势,最近两个月机器人的新闻很多,媒体领域,大家知不知道有几个机器人最火?

  首先是腾讯财经那个机器人,写稿机器人,写关于CPI的报道,那个影响力很大,当时有一个微信的贴子说腾讯财经开使用机器人写作,记者纷纷哭晕在厕所,没有那么夸张,在此之前新华社有一个机器人已经上岗了,共职于新华社体育部,财经新闻部,还有中国证券报,我今天搜了一下,它在播报大盘的一些情况。

  

  这个是腾讯财经机器人写的报道,其实之前美联社和雅布广泛的应用机器人记者写新闻,这种技术到他们财经新闻报道里面,

  这两个文章分别是人类记者和机器人记者写的,大家可以十秒钟简单看一下,这是去年所谓的机器人记者,美联社那个记者跟美国国家广播电台的记者之间展开的较量,他们比人类记者和机器人记者哪个更牛逼,他们竞赛的标准是同时等一家上市公司的财报出来,两个人同时写这个报道,看速度和质量,大家猜谁胜出?

  大家能不能感受到文风的不同,最后的竞赛结果是机器人在速度上完胜,2分钟之内写了这个报道,腾讯CPI是一分钟写出来的,这边是这个记者写的,七分钟写出来的,后来的用户投票结果是有900多个用户喜欢机器人写的这个报道,有一万个用户喜欢人类写的这个报道。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文风的差异,机器人写的文章基本套路比较明显,公布一家公司的财报,这边人类记者可以明显的看到用了很多带有情感的词,不仅描绘了这个公司的业绩,还进行一个解释性的分析,比如说这个上市公司它的财报为什么增长,不说超出分析师预期,而是给你分析原因。比如说在上季度,他们推出一个新菜单,还有他们新开了一家餐馆,对他们业绩有了一个影响。大家能够有直观的感受,机器人跟真人写出来的文章的不同。

  我个人认为机器人在未来是不可能取代人类记者的工作,包括机器人记者在未来也不一定能够获得普利策奖。因为很多新闻报道,在座记者都很清楚,新闻消息不仅仅只是描述性的报道,更多是对新闻事件的解释,解释的一个延展。

  一个比喻很简单,计算机出现之后,也没有取代会计的工作,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如果出现之后,司机也不会失业。

  现在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机器人也好,人工智能也好,减轻大量重复性繁琐的工作,使人类工作更加有效率,计算机应用到新闻写作领域,也使记者从繁杂工作解放出来,把更多时间投入更高质量的报道里面。有一点是绝对的,机器替代不了人的情感,如果能替代,如果有那么一天,那个时候基本人类完蛋了。我认为机器人基本上不太可能取代人的工作。

  

  这两位,大家有没有认识的?这两个是媒体界的网红,这个是腾讯网总编辑王永志,这边是中青报曹林老师,王老师说过一句话,在媒体圈引起很大的震动,或者是公愤,他说2018年,两年之内2/3纸媒将死掉,25万记者将失业,新旧媒体不可能融合,纸媒必须得死,说得非常绝对。

  曹老师看了这个文章立刻跳出来约了一个赌局,他写的一个关键词,他理解2016年媒体趋势也是生或死,传统媒体到了生死存亡的观点,但是他不认可传统媒体会在很短时间马上消失。

  其实报纸,也就是新闻纸,是一种内容承载的形式,只要纸媒拥有高质量的内容生产能力,只不过媒体纸搬到了互联网和移动端,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在任何一个渠道都能够得到更大价值的发挥。说到媒体影响力,今天在座有没有来自这些媒体?南方周末,21世纪,大家想一下中国有没有可以影响世界的媒体?为什么中国没有影响世界的媒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世界级媒体有哪些,脑子里面反映出来的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路透,彭博,这些都是影响世界的媒体,为什么中国没有?其实很简单,媒体的一个定位视野和格局,美国的媒体从创刊之初到之后的发展,他们定位一直是影响世界经济。

  媒体的一个环境,美国也有1500多家报纸,90%社区报,大家服务社区读者,中国有多少家纸媒,有没有人知道?我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数据,中国所谓有刊号的纸媒有9千多个,有刊号的报纸1900多家,这是几年前的数据,现在可能有很大的变化。再看一个细分,国内媒体90%以上都是党报、机关报。

  

  这个是美国一个媒体调查里面提到的,美国记者对自己身份的一个定位,80%美国记者认为自己是政府的watchdog,简单看起来是看门狗,其实不是,意思是舆论的监督者,我们国内的都市报,头版头条都在报道什么新闻?

  美国的报纸报道什么,大家可以想到,每个报纸的内容,对读者来讲更接地气,他才有机会存活。我看到一个评论讲关于王永志的判定,应该是一个大学教授,他说未来如果市场化不彻底的媒体,一定会频频死掉,这个是没有疑问的,如果不死,也是回归财政的供养行使党报、机关报的能力。

  

  

  这个寓言图是澳大利亚一个历史学家做的寓言,这是六七年前,这个地区颜色最深代表报纸率先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消失,这个寓言说2017年报纸这种形式会在美国消失,接下来是欧洲,资本主义这些国家,然后中国和日本是在2031年,还有25年,好象跟王总的预测不太一样,他说两年内死2/3,彻底消亡,根据这个寓言还需要等25年。

  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记者站的微信号,他们前天发了一个调查说有多少个报纸人,我们报业的记者相信纸媒会死,有60%的纸媒记者不相信纸媒会消亡,,又有一个调查结果是60%报纸记者基本不看报纸,也是偶尔看看自己家的报纸,或者关注一下竞争对手的报纸,这个就比较凌乱。

  这个寓言也不是没有根据,他还是做了一些深度分析,他列了一些因素,报纸为什么会死,简单来说几点?第一纸印刷成本未来不断上升,互联网免费内容对传统媒体内容有一个不断的冲击,另外上网设备不断普及,人们上网习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线下的报纸杂志转移到互联网,阅读习惯与阅读场景发生了变化,新技术的发展,包括宽带,手机4G,移动端也是很发达的。

  最重要的原因是纸媒受到自身的因素限制,比如出版周期,比如内容版面限制,比如说便捷性,不如移动端更加方便,这些所有因数加在一起,加速了纸媒的衰落。其实这个问题,我刚才跟大家讨论这个,其实纸媒死不死真的不是一个大问题,只要拥有优质的内容生产能力,只不过换了一个渠道而已,新闻纸转移到线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依然会得到很大的发挥。

  

  接下来看记者关注的另外一个话题,移动端,有人写占领移动端,无论任何媒体,现在这个时代都需要把内容从线下,从互联网转移到移动端,这个照片是我刚下飞机进入深圳机场的时候,首先看到这个画面,今日头条一整面墙的广告,今天来这个活动场地,在大剧院站下车的时候,地铁整面全是今日头条的广告。

  提到今日头条想到一个广告词,我们不生产新闻,我们只是新闻的搬运工,很多接近的移动端,搜狐新闻客户端等等,大家有没有接触过他们,他们最近一年都在加速做本地化新闻,各个城市举办活动,吸引更多当地用户。这个也能够反映出来移动新闻领域竞争非常激烈的态势。

  为什么移动端也有这么激烈的竞争,不是应该在移动互联网吗,现在我们阅读渠道,你有多少天没有看过报纸,有多少资讯来自微信朋友圈,来自手机浏览器,或者移动新闻客户端。假设把今日头条算做一个门户网站的话,它的影响力,它的流量远远超过网易、新浪和搜狐,包括凤凰,仅次于新浪第二位的新浪流量的入口。

  关于新闻入口这个问题,早在2012年2013年搜狐新闻刚起来,我们跟他们聊,当时他们一直没有公布,到现在也没有公布,搜狐新闻客户端起来一年,两倍于搜狐网门户的流量,现在这个数字更大。现在无论腾讯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他们的这种流量早就远远超过PC一个门户,这个非常大。王永志建议传统媒体假如未来转型,如果往PC互联网转一定会死。

  机器人有没有可能获得普利策奖?机器人不可能取代记者的工作,这个我坚定认同,但是他有可能会获得普利策奖,倒不是写稿多优美,而是面对一些重大报道的时候,机器人可以快速的生产出来一系列报道,针对万千用户,生产出来每个人定制化的报道。比如海淘政策出来之后,机器人能够分析你的习惯,能够迅速针对你写一个新闻,推送给你,告诉你对你有什么影响,二胎政策,会不会影响你的幸福感,他会根据你的数据进行一些分析。

  

  这个是这次调查,接下来进入报告的正题,跟大家分享一些有意思的发现,这一页是一些基本的数据,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我们今年的调查首次对中国记者的一个职业生存状态进行了一些画像,能够让大家比较生动立体了解记者的职业生存状态,工作习惯,通过一些有意思的图表现出来。

  这次调查记者67.9%来自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会影响后面所有的调查,行业条线10几个条线,来自社会综合,财经科技口记者是最多的。接下来看这个,所有的受访者之中,一线新闻记者编辑占70%,20%几是媒体的主编辑以上,还有2.6%自媒体人,也是我们第一次加入对自媒体人的调查。媒体受访者的来源,有超过一半是来自于传统媒体,包括杂志、报纸、广播电台,另外40%来自新媒体,自媒体。

  

  对年龄分析发现,21岁到30岁年龄段记者成为中国一线新闻记者的主力军,刚好是85后这个区间,1/4记者是入行两年的新记者。

  

  性别比例方面,整体调研差距不大,基本一半一半,一线新闻记者中女记者的比例会更多一些,但是职务,从业时间,年龄段的上升,性别比例发生一个反转,这个跟国际女性媒体基金会他们去年一个调查,全球女记者的比例是36%,在国际上男记者比例更多一些,他们调查只有1/4的女记者做到女主编,中国也是一样。

  

  接下来看一下资深记者的数据,年龄在31岁以上的记者里面有70%男性,30%女性,31岁到40岁记者里面基本拥有6年以上的媒体采编经验,20%左右有11年以上经验,有些细分数据,传统媒体里面报纸男记者明显多于女记者,女记者更多在杂志和互联网。

  

  还有一个是特别明显的一个数据,在广电媒体里面,男编导的数量两倍于女编导,这个肯定也是广电行业比较辛苦的原因,男记者更能够扛得住一些,这个是主编里面将近4成比例是女性。80%以上主编年龄都在31岁以上。

  

  我们这次调查首次加入了自媒体人的调查,男女比例对半分,基本上所有受访自媒体人都拥有6年以上的媒体从业经验。

  有一个有意思的对比,美国记者平均年轻47岁,以前有新闻说美国一出来记者都是白发苍苍的老记者,这个调查是美国一个新闻学院的调查,是世界顶级的新闻学院,

  

  这个调查从1971年开始,一直做了45年,每十年发布一次调查报告,他们在02年的调查,当时美国记者的平均年龄32岁,2013年就是47岁,当时看了他们2013年的报告,一个标题挺打动人的,他们标题是“美国的记者正在慢慢变老”,美国记者坚持很长时间。

  我们这次调查里面,大部分的记者都是年轻人,中山大学张老师他们每年也会做一个媒体人情况的调查,根据他们发现应该是70%80%中国记者,我们平均年龄都在35岁以下,所以中国我们整体记者群体是相对很年轻化的群体,这个应该也跟美国的婴儿潮,中国的计划生育,两国国情不同相关。十年回头再看这个调查,不知道情况会怎么变化,现在的记者能不能坚持那个时候,一直从事媒体这个行业,或者仍然坚持一线的采编。

  

  这个是我临时加的一页,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广东校友会,他们在去年做了一个调查,调查广东记者,华南记者眼中的自己,用了四个标题。

  将近一半的广东记者认为自己的身份标签是新闻民工,有35.1%的记者认为自己是普通白领,我的工作是内容生产,但是我跟一般的普通白领,我们没有任何区别,大家都是拿工资。9%认为自己是社会精英,只有0.6%的人认为自己是无冕之王,就是脑袋上没有皇冠的王,大家可以搜一下定义,第一条解释无冕之王是对新闻记者的尊称,中国几乎没有媒体人认为自己是。

  这是一个状态,媒体人工作的状态,在家的时候心跳正常,上班比较紧张,领导谈话开始跳,在家休息接到领导电话,紧张得不行,看到工资单,挂了。

  微信里面有一个贴子是一个北京女记者写的,她在北京最著名一家都市报,她说她上个月的工资单拿到手就2千块钱,我当时第一反映不信,我找到贴子看。我们知道记者基本工资加写稿通过多少,比较复杂的组成,现在她在北京一线城市,她上个月工资单两千,广东地区记者的收入到了八千到一万这个层次,工作时间大多10-13小时。

  

  这个是记者的受教育程度,现在其实随着大学的普及,59%的记者都是来自于科班专业出身,其实我们调查范围比较广,包括新文学,传播学,广告营销,中文,这个范围比较大。美国一个大学调查是90%美国记者是至少拥有一个学士学位,36.7%拥有新闻学学位。

  

  这个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记者收入情况,我们发现8成以上记者收入一万以下,平均月薪收入。我之前提到一个数据,我们调查样板76.9%来自北上广深,其中三成低于5千元,近半数两年以下的新记者月薪两千到五千。

  

  行业条线这一块,收入差别很大,最有钱的是时尚娱乐,旅游酒店,商业零售,财经科技互联网等等。苦一点是跑社会综合,教育口的这些记者,收入可能相对较低一些。

  

  这个形象是记者里面的高富帅,根据我们这次调查,包括综合中山大学那次调查,我们发现月收入两万+,基本上是普通记者收入的一个比较高档位的水平,不同行业条线的记者收入差距比较明显,有一个遗憾的发现是我们调查发现绝大部分记者薪资收入没有随着我们的年龄,从业时间,从业经验增长而增长,这个跟经济发展不是很匹配。

  

  看一下全球记者情况,有好有坏,英国记者二十年没涨工资,动不动威胁政府。

  美国记者收入仅为公关从业者的65%。去年最大的新闻是普利策奖的得者转型公关,那个记者,因为他的收入付不起那个地区的房租,一年之后他的同行对他采访,问他幸不幸福,他觉得挺好,他觉得做公关,能够发挥他现在媒体写稿的一些优势,他现在在一家非盈利组织工作。

  

  美国记者的收入介于伐木工人和累砖工人之间,中国的情况也差不多,中国的公关收入也没有那么高,公关可能更苦一些,因为不停被甲方摧残。

  

  日本记者全球最幸福,一个年轻记者的收入,日本一个权威网站上的调查数据,25岁到30岁年龄段日本记者,收入在60万元人民币,这个很夸张,我觉得这个数据大家也就看一看。

  

  职业满意度方面,目前有30%记者对自己的工作表示满意。

  

  接着看下一个,其实大家注意一下这个图,记者的职业满意度其实跟收入成正比关系,我们工作不开心,并不是因为我们被压制了所谓的新闻理想,或者是我们的才华得不到发挥,当然这是很重要一个原因,最重要的大家都在跟机构,跟单位打工。当然收入越高,越开心,我估计这个调查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一样,我的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职业满意度越高。

  

  关于未来职业发展的技能方面,这个问题是未来五年,你们职业发展规划,还会从事采编职业吗?70%表示会,还会继续坚守热爱的这个行业,37%报纸记者会选择离开,离开主要原因是最大的一个是收入待遇,钱给的不够,不够看好。

  

  所在媒体发展前景,新闻理想很重要,如果转型可能更多转型采编相关的公关和市场工作,还有20%记者选择创业。这个创业我想刘总会分享一下,很多记者选择内容创业,就是本身我有内容媒体职称,这个圈子有很多积累。

  其中有一个数据比较令人震动,超过一半的主编不看好他所在媒体发展的前景,这个透露出来媒体高层对未来媒体发展一些忧虑和不安,不知道你们老板怎么忽悠你们,画饼说未来发展很好,我们调查发现总编和主编里面,50%对未来媒体发展有忧虑。

  

  这是未来发展技能,我们问题是在未来记者你希望得到哪些技能方面的培训?有52%记者,就是大部分记者,右边这个大部分记者是选择深度故事报道,数字可视化新闻等,记者认为未来要得到更多的培训机会。

  这个是印第安一个大学调查,美国记者认为他们最缺视频的拍摄与剪辑,美国很多网站最火的,包括社交媒体,短视频,长视频成为很热,流行的趋势,这个趋势通常我们媒体趋势比美国慢半年一年,未来估计更多记者也需要学习视频拍摄。包括美国记者学习如何在社交媒体和读者互动,更好的做社交媒体传播,包括数据新闻,包括文档的研究跟搜索,还有多媒体。

  中国更多的记者是这边,技能培训的需求。其实看这个深度报道,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虽然现在这种新媒体环境下,我们移动端阅读,很多新闻消息,包括新闻发布的速度变得更加短平快,但是无论从记者内容生产者,读者这个角度,对深度内容有很大的需求,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内容形成的话题探讨。

  

  接下来是记者工作习惯,三部分,第一是记者的职业生存状态,第二是记者工作的习惯,包括记者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内容生产的习惯,对信息源信任度,包括记者如何使用社交媒体,还有衡量自己内容成功的标准,我们一项一项来。

  目前记者获取新闻线索更多通过线上渠道,大家认同吗?很多新闻线索获取来自及时通讯工具,QQ、微信、门户网站、行业网站、电子邮件,线下的新闻发布会,这些仍然是主要渠道。另外40%的记者会选择手机新闻客户端作为他们日常获取信息一个主要渠道之一。

  

  这是万博宣伟一个调查,68%记者通过在线方式获取新闻,如何获取人脉拓展,绝大部分记者选择的是通过发布会跟线下行业活动,交换名片积累扩充我的行业人脉资源,还有60%左右通过社交平台交流,包括微博微信等等。还有其他的这些都是一些主要的形式。

  

  信息源信任度方面,我们调查发现撰写一篇新闻报道,或求证信息来源的时候,来自于官方渠道的信源最受记者信任,九成最来自官方通稿,其次是企业高管,新闻发言人,另外官方社交账号发布的这些内容。

  

  我们看这个象限图,从上到下是信息源的类别。右上侧是最受信任的区间,官方信源,中信任度是来自第三方,经过一半证实,最不信任来自于这些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信息。

  我们知道新闻的真实性是我们报道工作首要的原则,任何报道,作为记者来讲,都有责任和义务验证这个信息的真实性。社交媒体上现在是有太多反转新闻出现,不仅降低了普通用户对社交媒体信息的信任度和安全感,我们作为内容生产者对社交媒体的信任也会大大降低。

  搜狐有一个编辑准则,任何刊登的信息必须具备明确和准确的消息来源,未经验证不允许刊发,除非是爆炸性的重大新闻,等待求证,可以破例发。

  

  接下来是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美国记者和中国记者差不多,我们使用社交媒体,无论微博微信也好,绝大部分微博,我们使用微博主要目的是关注突发新闻,另外一个目的是信息的追踪与挖掘。

  看完有木有觉得意犹未尽呢

  还有下期

  小伙伴们要继续关注哦

  扫一扫关注

  或,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