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珠教育专家探讨从亲密关系解读亲子关系 正确建立依恋关系与

发布时间:2016-05-19 丨 阅读:
导读:

  □采写:本报记者刘晓峰□摄影:本报记者程霖孩子刚上幼儿园时,你送他(她)离开,孩子会有怎样的反应?你去接孩子放学,孩子的情绪和反应又如何?很多家长可能...

url:?ud_key=12952&ud_date=,id:0

□采写:本报记者刘晓峰

□摄影:本报记者程霖

孩子刚上幼儿园时,你送他(她)离开,孩子会有怎样的反应?你去接孩子放学,孩子的情绪和反应又如何?很多家长可能没有想到,这都反映出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依恋关系的不同也会对孩子的成长甚至成人后事业、爱情、育儿等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影响。7日,北师大海分校教育学院讲师史丽晶做客亲子讲堂,与家长探讨透过亲密关系正确看待亲子关系。

a

三种依恋类型的特点

“依恋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联系起来的穿越时空的情感纽带,是对一个提供安全和情感支持的形象的一种强烈的心理联结。”史丽晶认为,婴儿时期与母亲形成的依恋会影响成人后的人际关系、婚姻质量和成就。

“想知道你与人之间建立的是哪种依恋类型吗?”史丽晶表示,其实很简单,“如果你很容易与人接近,你觉得依赖他们或让他们信赖你是件开心的事,而且你不怎么担心被抛弃或害怕别人离你太近,说明你应该是安全型依恋。”

如果与别人接近让一个人感到不安,很难完全相信和依靠别人,有人对这个人太亲近会让他(她)很紧张,爱侣想让这个人更亲近一点他(她)也有点不自在,那么这个人十有八九是建立了回避型依恋关系。

“如果我想让人亲近我,可别人不情愿。我常担心我的同伴不是真的爱我或者想离我而去。我想和别人完全融为一体,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别人。”史丽晶说,那么这个人建立的是焦虑型依恋关系。

b

安全型依恋最健康

安全型依恋关系中的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

这种关系中,孩子的表现是快乐和积极,相应地,父母则表现出对孩子的支持和适宜。史丽晶透露,研究表明,有60%~70%的亲子关系属于安全型依恋,是比较健康的依恋关系。“还有剩下30%~40%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的呢?”史丽晶的提问让在场家长陷入沉思。

史丽晶透露,有“20%左右的亲子关系属于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关系中的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时他们也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孩子在这种依恋关系中表现出无所谓,父母则是易怒和缺乏自信的。

c

当孩子需要父母时

要及时反应

史丽晶表示,焦虑型依恋关系中的孩子内心很矛盾,很警惕父母会不会走,而且不愿意让父母走,当他的父母离开幼儿园时,焦虑型的孩子会大哭大闹。“焦虑型依恋的儿童,特点是矛盾,想要得到父母的爱,得到时又害怕失去,失去时又用极端方式发泄。”

在这种关系中的孩子表现出来的是警惕、矛盾,父母则表现为忽视和不敏感。

至于形成焦虑型依恋关系的原因,史丽晶表示,焦虑型依恋的母亲常常是虽然照顾孩子,但忽视孩子的情感。“可以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都照顾得不错,但跟孩子交往过程中没有更多爱的表达和情感的参与,往往认为照顾孩子是个任务。”这位教育专家表示,还有一种父母对孩子反应不敏感,孩子找他们时,他们往往在做自己的事情,比如说看手机,孩子喊了10声也听不见。给孩子造成的影响就是,会觉得“只有我喊得更多,,或者我反应更激烈,父母才会注意到我”。

支招

怎样和孩子建立亲密感?

1、充满爱和细致的照顾

2、讲故事

3、使用家庭仪式

2

1

[责任编辑: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