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市留学人员联合会

发布时间:2016-04-21 丨 阅读:
导读:

  【科技前沿】十年后,谁还需要银行卡? 2015年1月4日 14:14 作者:厉俊 支付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收取工资和其他报酬,或者买卖任何东西,银行卡是大多数人普遍...

【科技前沿】十年后,谁还需要银行卡?

2015年1月4日 14:14
 作者:厉俊

 

  支付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收取工资和其他报酬,或者买卖任何东西,银行卡是大多数人普遍使用的财富存储和支付的工具。相对于过去用现金支付而言,银行卡的普及是支付手段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所带来的方便性和安全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于此同时,这个小小的卡片也在不断进步。目前各大银行都在主推带芯片的银行卡,以取代老式的磁条卡。芯片卡可以储存更多的信息,能更好地加密,更不容易伪造,,因而在不久的将来会取代普通的磁条卡成为银行卡的主流。

  尽管银行卡目前还在人们的皮夹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卡片支付在未来的几年中会被逐渐边缘化。这主要是由于新的支付技术在不断地崛起。

  移动支付日渐成熟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电子产品的智能手机现在被赋予了一项新的功能,那就是支付。移动支付就是用手机或其他移动电子设备作为支付工具来进行支付的行为。具有移动支付的电子设备通过移动支付芯片与相应的POS机进行无线通讯,并从绑定的银行账户中扣除相应的款项。

  一年前,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还显得扑朔迷离。这主要是由于业界对移动支付的技术标准争执不下。当时,中国银联主推基于13.56MHz近场通讯技术(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移动支付标准,而另一个业界大佬中国移动主推基于2.4GHz通讯的移动支付技术标准。2013年底,技术标准之争终于尘埃落定,央行最终决定采用银联的NFC技术作为中国移动支付技术的标准。技术标准的确立使得智能手机、POS机生产企业等更愿意在移动支付上投资,并在他们的设备上集成移动支付功能。

  在过去两年中,智能手机品牌不断推出具有移动支付功能的机型。苹果公司最近发布的iPhone6 就集成了基于NFC技术的手机支付芯片。同样,另一个智能手机大牌三星在最近推出的Note 4上集成了NFC移动支付功能。事实上,苹果在NFC移动支付上远远落后于这个领域的先行者。在此之前,国内领先的手机品牌包括中兴、华为和小米,都推出了拥有支付功能的智能手机机型。而知名国际智能手机品牌,如黑莓和索爱,也曾推出过具有相同功能的机型。然而,由于苹果和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巨大的品牌号召力,它们的明星机型加入移动支付的阵营使得移动支付市场的瓜熟蒂落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

  值得注意的是,移动支付的载体并不仅限于智能手机,而在未来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上集成移动支付功能同样成为业界炙手可热的话题。据报道,三星的下一款智能手表就很可能集成移动支付的功能。移动支付功能向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延伸将会在未来三年内成为趋势。

  基于生物识别的支付技术初现端倪

  另一项有希望在未来支付领域里大展身手的是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支付是识别使用人具有唯一性的生物特征,比如指纹、脸、静脉、虹膜等,通过绑定相应的银行账户来实现支付。目前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的是基于指纹识别的支付技术。

  从全球范围来看,指纹支付目前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国内比较知名的指纹支付系统是“指付通”。据报道,该系统拥有80万用户,每年的交易额达到1.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新兴的支付手段,指纹支付同样受到许多用户的质疑。这些疑虑主要集中在信息安全和支付安全两个方面。指纹是一个人重要的生物特征,如果在大量POS机上使用会不会导致指纹信息的泄漏?泄漏后会不会有人去复制这些指纹并进行盗刷或用于其他目的?对于指纹支付而言,只有更好的回答这些用户的安全关切,才能在未来的支付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除了指纹外,静脉、人脸、虹膜等具有更高安全性的生物特征都可能成为支付的识别手段。事实上,国外已经有公司推出了基于静脉识别技术的支付系统。该设备用红外扫描仪扫描使用人手指或手掌的静脉分布,并以此作为识别的特征。相对于指纹而言,静脉的红外图像是无法复制的,因而静脉识别的安全性更高。在中国,静脉识别已经被应用于门禁、安防等领域,未来进入支付领域可能只是个时间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在技术上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随着一线智能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品牌进入移动支付领域,我们可能已经处于移动支付市场爆发的前夜。相对而言,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支付还处于比较前期的阶段。未来生物识别支付市场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这些技术能否更好地回答消费者对于支付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关切。

  新的支付技术的普及将带来全新的产业机会。在移动支付方面,相关的NFC支付芯片的供应商和基于相关的POS机供应商都会得到巨大的商机。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供应商应该与时俱进,尽快开发出集成移动支付功能的设备,使得自己不落后于这个移动支付的趋势。另一方面,如果生物识别技术在不久的将来成功进入支付领域的话,将会为指纹、静脉、脸、虹膜等识别软件和设备的供应商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可以想见,当我们未来能够通过刷手机、刷手指或直接刷脸来完成支付时,谁还需要银行卡呢?

[]